商品信息发布规范

最后更新于:2023-10-25 18:06:12

第一章 概述

1.1 目的及依据

为营造平台内良好的购物环境,给商家及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体验,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商家违规行为管理规则》之规定,特制定《商品信息发布规范》,旨在共同维护平台的生态秩序和氛围。

1.2 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平台内所有商家。

1.3 效力级别

本规则是对“平台规则体系”的有效补充。商家应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与平台签订的各项协议。对任何涉嫌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规定的行为,本规则已有规定的,适用于本规则。本规则尚无规定的,平台有权根据相关法律及与平台签订的各项协议酌情处理。

第二章 实施细则

2.1 商品信息基本规范

2.1.1 商品信息发布定义

是指商家在商品详情页面、推广页面、客服聊天工具等任何向消费者展示的场景中,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对所销售商品本身(基本属性、所属类目、规格、数量、保质期、瑕疵等)、品牌、外包装、发货情况、交易附带物等信息所做的明示或暗示的描述。

2.2.2 商品信息发布基本原则

  •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政策制度要求;
  • 不得发布与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符,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的内容;
  • 不得发布破坏国家统一,破坏国家宗教政策以及宣传邪教和破坏民族团结的内容;
  • 不得发布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以及社会道德和公序良俗,确保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有出处;
  • 不得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内容;
  • 不得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内容;
  • 维护公平公正的经营环境,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
  • 不得发布侮辱、诽谤或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
  • 不得发布恶意攻击平台、损害经营环境或者不正当竞争的内容;
  • 不得发布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包括客户电话、地址等有关内容;

2.1.3 商品信息发布基本规范

1)商家需作出真实、完整、全面、准确的商品描述。

2)相关展示图片应当画面清晰,容易辨识。

3)禁止在商品描述信息发布第三方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实体店信息、银行账号、二维码、非平台链接、非平台水印、非平台联系方式(带价格的出库单)等信息。

4)商家应当依法开展促销活动。

搭售不得默认勾选,价格标示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禁止通过虚构原价等价格欺诈手段,违规促销。具体可参考《商品价格管理规则》

5)禁止上架和销售临期商品周期小于10天的临期商品。
  • 发布和销售临近保质期商品的,必须在商品标题上注明“临近保质期”字样,且在商品详情页面最上方清晰明显地展示“临近保质期商品”字样或【展示“X年X月到期/保质期到X年X月”字样】,字样大小为“二号”,颜色为“标准红色”。

6)禁止发布含有虚假宣传的内容。

  • 商家需确保实际发货的商品与商品描述一致,确保描述内容与符合批准的功能功效、资质证书信息、商品实际功能一致。若买家收到的货物与商家的描述不相符,视为虚假宣传;
  • 禁止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禁止使用“国家级”、“最**”、“第一”等夸大或绝对化用语,不得出现对比图/视频。

7)禁止错用、滥用关键词

指发布的商品或信息所使用的关键字/词错误或重复,造成消费者购物困扰,但未涉及到虚假宣传或描述不符。

8)禁止商家发布容易造成消费者产生错误认知的商品或信息的行为。

  • 因品牌信息造成混淆的;
  • 使用品牌的变形词或衍生词来描述商品的,包含但不限于错别字、拼音、特殊符号等;
  • 所发布商品的外观(包含但不限于款式、配件等)造成消费者混淆的。

9)发布规避信息

发布规避信息是指商家通过各种方式刻意规避商品发布规则及其他规则的要求发布商品,如利用 SKU低价引流、以非常规的数量单位发布商品、通过编辑商品关键属性使其成为另一款商品等。

利用 SKU 低价引流:指通过刻意规避平台商品发布规则及其他相关规则,滥用 SKU 设置,涉嫌低价引流的行为。利用 SKU 低价引流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 将不同类目的商品发布在一个商品 ID 或商品链接中出售;
  • 将相同类目下完全不同的商品发布在一个商品 ID 或商品链接中出售;
  • 将不同材质、规格等属性值对应价格不同的商品发布在一个商品 ID 或商品链接中出售;
  • 将价格差距较大的常规商品和商品配件发布在一个商品 ID 或商品链接中出售;
  • 将不存在或无库存的 SKU 与常规的 SKU 发布在同一个商品 ID 或商品链接中售卖;

以非常规的数量单位发布商品:指将商品的正常规格进行拆分后发布,如:纸巾的正常规格以”包”为单位,但商家拆分后以”张”为单位进行销售;窗帘的正常规格以”米”为单位,但商家拆分后以”毫米”为单位进行销售。

通过编辑商品关键属性使其成为另一款商品:指通过编辑商品类目、品牌、型号等关键属性使其成为另一款商品,包括但不限于:

  • 将商品 A 修改成为完全不同品类的商品 B
  • 将商品 A 修改成为完全不同品牌的商品 B
  • 将商品 A 修改成为完全不同型号的商品 B

商品运费偏离实际价格:发布实物商品时商品的运费价格远远超过其商品价格,并且不符合运费行业标准,或虚拟物品有运费。

情形 1:一件衣服商品价格设置为 2 元,江浙沪运费价格设置为 53 元。

情形 2:某商家在会场内发布商品为广东移动 100 元在线充值,商品信息中标注“此商品需要 5 元运费”。

2.2 商品信息发布具体要求

2.2.1 商品类目

根据商品实际属性,填写正确的商品类目。

2.2.2 商品标题

应包含商品品牌、商品品名、基本属性(材质/功能/特征)和规格参数(型号/颜色/尺寸/规格/用途/货号)等,不应包含其他无关品牌及无关信息。

2.2.3 商品主图

  • 所有主图不得含有除品牌 logo 以外的任何文字、水印,第一张主图必须为商品主体正面实物图,其余辅图需包含侧面、背面、平铺及细节等,顺序不强制要求;
  • 主图需要展示产品多角度的方位图以及产品细节图,不得出现所有主图展示同一个角度的情况;
  • 主图中呈现商品个数与销售单位(产品信息)保持一致,主图所示商品颜色、规格等必须与文字介绍一致,不得出现与所售商品无关的其他商品和物体。

2.2.4 商品详情

1)完整性

  • 为保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拥有充分知情权,便于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商品,商家需在发布商品时明示商品的主要信息。商家应根据所销售的商品实际属性录入基本信息,并及时维护,保证主要信息真实、正确、有效。
  • 商品主要信息完整,包括但不仅限于:品牌介绍、产品名称、生产厂商、厂址、许可证编码、生产日期、规格、尺寸、重量、保质期、使用方法、商品细节、优势、注意事项等。
  • 不得发布基本信息缺失的直播商品或福袋商品。

2)一致性

商品的描述信息在商品页面各版块中(如商品标题、主图、推荐语、详情描述等)需保证要素一致性。

3)真实性

需如实描述商品的实际功效,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治病预防、治疗等功效描述,不得真人展示效果,不得出现对比图,所描述内容需与国家批准的实物外包装说明信息内容一致。

2.2.5 商品价格

  • 需正确设置商品价格,不得随意调整商品价格。
  • 不得虚假标高商品实际价格,不得在销售活动中虚假降价。

2.2.6 商品 SPU/SKU 设置

  • 以颜色、尺寸、系列等属性为主要组合形式,不得将跨品牌、跨类目、跨系列等无关联商品绑定在同一 SPU 下。
  • 如涉及套盒包装的商品,需在 sku 信息中清晰说明套盒内商品明细。
  • 不得刻意发布规避信息,如利用 SKU 低价引流、以非常规的数量单位发布商品等。

第三章 行为规范及争议处理

3.1 争议处理

如交易双方有争议,按照《售后争议处理规则》执行。

3.2 违规处理

商家违反本规则相关规定,平台将依照《商家违规行为管理规则》及其他相关规则对其进行处理。

3.3 商品信息发布规范判定

平台巡查日常上线会场详情页面存在商品信息发布违规行为等情形,将判定为商品信息发布违规。

3.3.1 商品信息发布违规处理

1) 扣除违约金

平台查核后商品信息发布违规行为情况,每笔违规订单,扣除违约金 100 元。

2) 警告/下架对应商品/延迟/限制提现/扣除违约金/档期调整/暂停档期

商家会场发生商品信息发布违规行为如累计发生 2 次以上的(包含 2 次),下架对应商品/延迟/限制提现/扣除违约金,情节严重的,平台有权直接对该商家采取延迟/限制提现/扣除违约金/档期调整/暂停档期。

3) 影响商家评级

商品信息发布违规行为是商家评级的负向评价指标之一,商品信息发布违规的判定记录将同步计算在商家评级分值中,影响商家评级分值,进而影响商家在平台的各项权益。

3.4 补充说明

若商家发布国家相关法律明确禁售的商品,平台有权根据法律、法规之规定移交司法机关。

第四章 附则

4.1 本规则于 2021 年 4 月 30 日进行公示并于 2021 年 5 月 20 日生效。

4.2 平台商家发布商品或信息的行为,发生在本规则生效之日或修订之日以前的,适用当时的规则。发生在本规则生效之日或修订之日以后的,适用本规则。